首页
> 要闻动态 > 盐南要闻

盐南高新区举办“探寻民主之花,共践民呼我为”媒体开放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27 14:23 [ ] 浏览次数:

群众诉求如何及时传递?民生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又该如何高效破解?4月25日,盐南高新区以一场“探寻民主之花,共践民呼我为”媒体开放日活动作出回应。通过成果展示、现场办公、云端互动等创新形式,搭建起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的“直通车”,推动民生问题高效解决,生动呈现盐南高新区以民主实践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

当春日暖阳照进盐塘河畔,一场民声和民生的“双向奔赴”正温情上演。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代表及媒体记者走进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在这里,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珍贵的视频、一件件饱含故事的实物,以直观且可视化的方式,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鲜活生动的实践场景。

现场,多位市、区人大代表现场满怀深情地分享着发生在身边暖人心、鼓舞人的民主故事。“在串场河社区,我们以‘四百’工作法为有力抓手——串百家门听民意、知百家情汇民智、解百家忧办实事、暖百家心聚合力。比如说,通过‘网格议事会’让居民全程参与电梯更换、充电棚增设等社区改造项目中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谋划策,真正让‘民呼我为’落到了实处。”盐城市人大代表、新都街道串场河社区党委书记的分享,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真切感受到了盐南基层民主实践的蓬勃生机。

这场活动不仅注重成果的展示,更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平时是如何开展‘校园餐’日常监管的?”“现在的物业管理涉及哪些内容,物业费有哪些组成?”“在盐南的外来人员子女怎么入学?”……盐南高新区创新搭建“需求采集-精准对接-闭环督办”的全周期履职平台。前期,依托网格员“敲门问需”,形成涵盖养老助餐点增设、社区托育服务扩容等20余项民生需求清单。现场,来自科技、食品、教育、医疗、环境、养老等领域的人大代表设立“民生服务台”,就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把脉开方”。

“我刚刚就拉着代表说了楼下车位乱占道的事儿,人家代表当场就联系了物业经理商量解决方案。还有之前我填诉求登记表反映的建议,今天就在清单上看到了,感觉自己的声音真的被重视了,心里特别暖。”市民在活动现场激动不已的表示。区教育发展中心相关人员也深有感触:“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更直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这对我们把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落地见效太有帮助了。就像今天收集到的‘寒暑假托管扩容’诉求,我们准备列入专项研讨会,尽快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孩子们能得到更好的托管服务。”

数字转型为民主实践插上智慧翅膀。盐城盐南高新区打造“急难愁盼”云通道,通过数字人大系统“站点码”“代表码”,群众可一键提交诉求、实时查询进度,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民主”。网格指挥中心实时跳动着民情信息,代表们坐镇“云端值班”,实时连线网格员及时解决一线群众问题,让民主实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都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相关人员介绍说:“我们构建了‘诉求分类—智能派单—跟踪督办—满意度回访’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群众扫码提交的诉求24小时内必有回应。线上平台日均受理诉求超30件,办结率达97%。”

此次活动既是盐南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生动缩影,更是“民呼我为”工作机制的实效检验。近年来,盐南高新区不断深化对“民呼我为”实现路径、机制、手段的探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初步构建“有机构管事、有平台议事、有制度理事”人大工作格局。“全区已建成‘家站点’26个,年均推动解决民生问题诉求300余件,累计完成雨污分流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学校建设等民生项目30余个。”盐南高新区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相关人员表示,通过搭建“线下+云端”双轨模式,实现了民意收集零距离、问题解决加速度。接下来,盐南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广泛征集“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议,对关系群众福祉的养老服务、医疗卫生、优质教育、就业保障等领域加强监督,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来源:盐南高新区管委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