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挥舞“手臂”,精准完成30片精密零部件的焊接工作;一分钟,农业机器人在广袤田间自如穿梭,高效完成数亩土地的植保作业;一分钟,冰淇淋机器人制作出网红甜筒,并“贴心”地递到顾客面前……今天的盐南,越来越多便捷智能的服务方式,解锁城市生活新体验,技术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商业化进程也快人一步,大批“盐南造”机器人正练就“十八般武艺”,在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大显身手。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指出,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盐南机器人产业加速“进击”,实现从“聚企成链”到“集群成势”的跨越式发展,蓄势待发迎来“井喷前夜”。
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崛起”
3月21日,在西伏河机器人产业园,大陆智源工程师们屏息凝神,一场关键测试即将展开。
面对35度斜坡,造型酷似“钢铁蜘蛛”的特种机器人接到指令后,迈动矫健的身姿一跃而上,六条机械腿在模拟滩涂的沙箱中灵活伸缩,留下深深的履带印。
“测试成功,记录参数。”这台由大陆智源自主研发的“捕鸟蛛”机器人,能够在沙漠、沼泽、雪地等复杂环境作业,已接到石油勘探和极地科考等订单。
2025年被业内称为机器人产业化元年,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新石器凭借先进的物流无人车技术,占据顺丰、京东等直营快递体系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盐南,无人车“X6”自如穿梭,无人船“海豚3号”精准作业,无人机“入云龙2”有序起降……这里汇聚的30多家机器人企业,个个身怀“独门秘技”,覆盖“海陆空”多个领域,年产值占全市产业规模的“半壁江山”,是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基础配套”进阶“全链共赢”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化,是制造业企业的共同追求。在盐南机器人企业的实验室里,一批“硬核产品”正在引领行业变革:
◆高倍智能研发的三维编织智能装备,攻克超高强度碳纤维编织技术难题,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思岚机器人推出的“激光雷达+自主导航系统”,精度达毫米级,助力AGV(自动导引车)在仓储物流中实现“零失误”运行;
◆云洲科技的无人船搭载AI算法,能够在海上完成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任务,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从“生产车间”融入“大众生活”
拿起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更酷机器人”,确认下单后,造型灵动的咖啡机器人便开始工作。无论是经典的拿铁、醇厚的美式,还是浓郁的卡布奇诺,它都能轻松调制。
专注于商用机器人在新零售领域的应用,更酷科技凭借创新性的模块化设计,已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国32个省(区、市)。“以冰淇淋机器人为例,我们根据客户反馈持续优化,已完成三次迭代,操作流程和界面设计更加人性化。”厂长刘亮亮介绍。
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消费者更关心怎么让它越来越“好用”。伍佑街道串场河段上空,一架来自盐城无人机产业基地的四旋翼工业级无人机正在进行智能巡检。依托“5G+AI”系统,无人机可实时回传并分析视频数据,精准识别河道漂浮物、非法排污等问题,为河道治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