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城街道办事处
2024年,科城街道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法治办、区司法分局等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依法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理论学习情况
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街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培训中引导全街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干部教育培训读本》《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重要文件,推动全街上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年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学习讲座5场,培训1000余人次,逐步形成了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二)制度执行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各项法治建设要求,主动谋划重大事项,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严格落实党工委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江苏泽夫律师事务所和江苏中盐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为街道法律顾问,加强对党工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依法依规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截至目前,街道共审查文件合同51件。聚焦具体事项,靶向整改,清单销号,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点事项,市、区法治督察反馈的3项问题并全部整改。
(三)责任落实情况
定期召开法治工作会议,深入听取政法、司法等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法治建设情况,将法治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年度考核测评,激励全体工作人员强化法治意识。扎实开展年度述法工作,通过街道中心组学习组织班子成员、各社区书记及部门负责人集中学习述法工作,不断提升依法工作实效。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入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全年累计回应群众各类诉求3900余件,群众满意率98.7%。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情况
(一)法治服务队伍不断优化
积极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法院旁听庭审活动,党员干部日常学法和以案释法工作扎实推进。协助区司法分局完成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等相关工作,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持续强化基层治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安排专人赴镇江参加《2024年全省专职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提升班(第八期)》学习培训,新时代人民调解员队伍能力有效提升。组织网格员收听收看第二期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线上培训,培养持证上岗的“法律明白人”53人。以全街92个网格为单位,建立社区普法宣传员队伍,强化基层群众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层法治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法治服务平台提档升级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公共法律援助+网格服务+12345政务热线+阳光信访”联动机制,持续开展“守护未来”“劳动维权”“老有所依”“法援惠民生”等系列普法活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工互补、联动协作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力量体系不断健全。阳光信访平台收到信访件187件,均已按照《信访工作条例》有关规定进行了办理,成功化解了信访积案11件。先后开展入户服务35户,服务对象82人次,多次联合区司法分局、科城派出所民警、戒毒所民警、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等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为重点人员开展“美好生活 法律相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点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风险隐患,有力维护和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法治服务宣传多元应用
充分利用微信、LED显示屏、法治课堂、法治巡演、法治公益广告等方式,深入开展全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将弘扬法治文化与赓续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融合,全街法治氛围更加浓厚。以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为载体,全面打造人民调解工作中心,“一社区一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目标初步完成。多次开展“法企同行”系列活动,组织专家宣讲团,先后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活动11次,企业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切实加深。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成果的保护力度,民营企业法治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今年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司法条线工作头绪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部分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学习还不够系统深入,依法办事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不够深入,创新工作思路有待加强。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规划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保稳定,求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下,法治政府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们将结合街道实际,积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办法,使科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质增效。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法治思想。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法律法规集中学习,不断提升法治观念和意识,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细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3、持续不断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学习借鉴“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多维增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